首页

男M国产

时间:2025-05-30 03:38:56 作者:韩国学生走访广西柳州 重温历史延续友谊 浏览量:13586

  央视网消息:每年的全国两会,养老都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。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要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,大力发展“银发经济”。当前,老年人的生活有哪些方面的改善?未来,有关养老,我们还可以有怎样的期待?在参会间隙,总台央视主持人陈伟鸿视频连线了一位老人,他们聊了些啥?马上进入3月7日的“伟鸿在两会”。

  “一餐饭”看似小事儿,但对于不少高龄、空巢、孤寡的老年人来说,却是头等大事。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剧,“吃饭难”成为了困扰老年人生活的一大难题。如何能让老年人吃得方便、吃得舒心? 从去年以来,有关发展社区食堂、老年助餐服务的文件密集出台,而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也明确提出,要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,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。各地积极建设“十分钟就餐服务圈”,打造上门送餐服务。一餐热乎饭不仅温暖了老年人的幸福“食”光,也让儿女们放下了牵挂的心。

  不仅是解决老年人的“吃饭难”问题,近年来,从中央到地方,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、适老化改造等多项政策出台落地。2023年5月,中办、国办印发《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》,提出到2025年,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覆盖全体老年人;2023年9月1日起《无障碍环境建设法》开始实施,全国有70多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经过适老化改造。

  在今年的两会现场,很多代表委员的关注也和养老话题有关。

  全国人大代表黄久生接受采访时表示,引导年轻人、社会资本到农村去参加一些养老的基础设施建设、硬件的投入,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,不光从物质上对他们进行帮助,也让他们在精神层面上多了一些开心。

  陈伟鸿介绍,近年来,老龄化催生了相当规模的“银发经济”,很多产业爆发出新的发展方向。比如,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、可穿戴设备、服务机器人等前沿、智能设备正在逐步进入老年人家庭,打开巨大的想象空间。再比如,养老服务新需求催生了老人助浴师、老人陪诊员、健康照护师等一系列新职业,吸引了很多“90后”“00后”年轻人的加入。

  目前,我国“银发经济”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,占GDP比重大约为6%。根据专家预测,到2035年,这个数据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,占GDP比重约10%,这是一片巨大的“蓝海”。

  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、老有可为。未来,我们期待“银发经济”成为朝阳产业,让“养老”变为“享老”,让老年人生活焕发出更多“年轻态”。

【编辑:陈海峰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
“在电影艺术比舞台剧场拥有更多传播渠道的当下,搬上大荧幕,是为了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承,让优秀的剧目传播得更远。”越剧《新龙门客栈》导演陈佳玮说。

中方:有关国家在南海开发资源不得拉拢域外国家插手介入

吕爱辉还建议,鼓励高校、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,共同开展畜牧业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;鼓励企业开展产品认证、地理标志保护等活动,提高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等。(完)

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北大演讲:文明的本质在于相互滋养

前两月全国海关办理ATA单证册3485份 同比增长97%

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当日的开幕式上表示,当今世界面临多重挑战,世界各国应集体协作,协调应对措施,共同面对挑战。他说,马来西亚坚持中立政策,与世界各国发展良好关系,致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。

刘建超出席“丝绸之路与亚洲文明”论坛

过渡劳动: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》一书提出了“过渡劳动”概念,探讨了平台经济背景下外卖骑手的劳动形态、社会意义以及算法技术对骑手劳动的影响,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田野数据和新的研究视角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